Pages

Sunday, March 9, 2025

台積電擴大在美投資- 台灣其實是最大贏家

周一,美國總統川普和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白宮共同宣布:台積電將在美擴大投資,從原來的六百億美元增加一千億美元,總金額為一千六百五十億美元,在美國將建六座晶圓廠,兩座封裝廠及一個研發中心。

 

在美國,媒體及許多高科技公司都公開表示歡迎。

 

在台灣,反應卻相當的兩極。有的贊成,但也有認爲台積電是被逼,一定是對台灣不利。

 

本文將從幾個不同的面向來分析整個事件的源由及可能的結果。做出幾點可能是很不一樣的結論。

 

 

源由從美國的晶片法案(Chips Act) 談起

 

川普想要台灣做什麼?為什麼?

 

要討論這個問題,我想我們也許應該回到兩年前拜登簽署的晶片法案。我在參考曾談到,在美國晶片法制訂時,美國朝野就非常的失望。因為跟據商務部及專家估計,在花了五百多億美元實施晶片法之後,高端的晶片在美國的生產也只有10%左右,這是包含Intel 的產能。如果美國要複製台積電的能力,估計至少要花十年及1.2 兆美元。雖然美國很有錢,但是這也超出他們願意承受的範圍。時間也拖太長了。

 

這樣的結果,對於希望增加高階晶片產能以減少風險的國會及美國行政當局是非常的無奈。結果2022年的年底,在美國的要求下,台積電就宣布他們要加碼在美國的投資到美金六百五十億及三座晶圓廠,達到台積電總產能的約10%。雖然這個數目是比較好一點,但是距離減少風險事實上是還差得很遠。

 

所以川普從一開始就是要提高美國對於高階晶片的產能。這其實也是美國朝野上下的希望。不僅如此,這也是西方世界共同的願望。

 

雖然一開始時有傳言,他們要台積電去接手 Intel。但是我後來查了一下。Intel 的製造工廠 Intel Foundry Services (IFS) 主要的其實是在愛爾蘭及以色列。Intel Foundry Services 在美國本土的員工總共只有1000人。他們能生產的量,也是很小。這樣的規模台積電接手也跟本不可能做大規模的製造。我懷疑這個傳言的真實性,可能只是煙幕彈。

 

直到本周一,川普和魏哲家共同宣布台積電的總投資將加碼到一千六百億美元。

 

川普對於這樣的結果,顯然非常的高興及驕傲。西方世界也感覺紛紛表示欣慰。家們估計,當這一千六百五十億花完以後,台積電的高級晶片在美國的產能會達到20% 。這對分散風險當然會更加有用。

 

拜登花了五百多億只有吸收到六百五十億美元。現在川普一元沒花,就得到這樣的結果,當然非常的驕傲。幾乎每天都在談這件事。他宣稱這証明他的關稅策略很有用。不過很多專家都說關稅威脅其實不會有用。魏哲家甚至公開說主要的原因是因爲客戶要求。我們看到這件事宣布後,AMD  Nvidia 都發布正式的聲明,支持並且表示會利用這些新建的設施。高通的總裁甚至上電視表達高興與支持。


猜測,川普政府除了他的大嘴巴公開威脅要加半導體關税以外,可能也同時發動這些台積電的客戶去遊說運作台積電擴大在美的投資。 


台灣是最大贏家

 

不過,不管台積擴大投資的主要原因是因應客戶的要求還是政治的壓力,我認為台灣都是最大的贏家。

 

1.      許多美國專家都斷言美國對台灣的半導體的關稅應該不會有了。

2.     Intel 的收購案已經沒有了。應不會有技術外流的問題了。

3.     台灣的矽盾的地位不會改變。如前所述,如果由美國來做,複製一個台積電至少要十年及1.2兆美元。現在由台積電來做,應該更有效率。川普聲稱台積電高級晶片在美國的產能將達30 40%。但是專家們的估計是最多只有20%。且那已經是十年以後的事了。

4.     因為地緣政治的關係,西方各國都希望也要求台灣在外國設立一些生產工廠,以分散風險。台積電在外國擴散設廠,已經變得不得不為。現在在美國擴大投資,表示台灣並不是完全只顧自己,也願意和世界一起分擔責任。這是讓台灣免費的向全世界最好的廣告。

5.     既然到外國設廠是無法避免,在美國的設廠,其實是最好的選擇。因為美國對智慧財產權的高度重視,台積電的技術外流應該會比較不會發生。這比台積電跑到一些完全不尊重智慧財產權,全國上下都想要偷技術國家要好多了。

6.     舒緩台灣「五缺」的壓力,尤其是人力的問題。因為少子化的影響,相信台積電如果在台雇用大量人員,一定會產生排擠效應。現在如果能在美國雇用當地的人,用當地的各種資源,包括水電,相信應可減緩在台灣的各種需求。

 

 

不管怎樣看,台灣都是最大的贏家。

 

這是一個相當有智慧的決定。

 

我們看到,台灣正在勇敢的走向世界!

 

參考:美國五億美元軍援台灣決策揭秘解析軍援與台積電的關係

 

 

 

 

Friday, February 14, 2025

台積電該怎麼辦?

這幾天,很多媒體都報導:美國川普政府希望台積電和美國的 Intel 合作,用 Intel 目前的晶圓代工廠組成一家新的公司,由台積派人到美國教 Intel 的人最近台積電發展出的技術。這樣,把最近的技術傳到美國,使美國能有世界最先進的晶體製造技術。

 

台積電應該怎麼辦呢?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不複雜的事情,本文將首先以純商業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然後我們也會稍微觸及及其他的幾個面向。

 

從台積電的角度看,我想最重要的問題是:如果台積電接受美國的條件,會有怎樣樣的影響?

 

要談台積電會變成什麼樣子,當然可以從很多面向來分析。但是我想最重要也許是公司的價值會有怎麼樣的變化。

 

台積電目前的價值有多少?如果從市場的反應來看,應該有一兆美元左右的價值。台電可以說醸刮了製造邏輯晶片60% 的市場。如果以高端的市場來說,更是佔了95%以上。

 

台積電為什麼會這麽有價值呢?第一:台積電因為技術領先,他幾乎霸佔了整個高端邏輯晶片製造的市場。別人想搶,也沒有辦法。第二:也是因為技術領先,他有對於產品價格議定的能力。也因為只此一家,顧客只能接受。所以他的利潤特別好。

 

如果接受目前媒體所報的條件,把技術𨍭讓給 intel 呢?

 

毫無疑問的,台積電的市場佔有率一定會下降。會下降多少?我認為五年之內,至少會有20%,甚至可多到40%。為什麼會這麼多?因為美國政府為了扶這家公司,一定會用各種手把訂單推向這家新的公司。另外,許多的愛國公司也會先到這家公司投產,如果沒有辦法才會改投台積電。還有,我還沒有見過美國的經營者會不 aggressive 的。只要他們的技術和你相近,他會一定會和你搶巿場,包括殺價。只要技術接近,就有可能搶巿場。

 

另外一點也許更重要的,因為台積電不再是獨此一家,將喪失巿場價格的設定權。顧客們也一定會開始比價和殺價。只要台積電的毛利率有點下滑,市場對此是非常敏感的。股價的下滑就會非常嚴峻。

 

綜合以上兩點,我認為台積電公司的價值在三至五年內,至少會下降30%害時是會超過50%。這些都要股民來承單。

 

還有,台積電的股票應是台灣民衆持有最普遍的股票之一,如果台積電的股價大幅下跌,民眾的財富大幅縮水,影響將是非常深遠的。

 

川普的談判法

 

另外一點值得一提的是:川普目前的談判法。這是美國一些人很喜歡用的,有的人把它叫做 maximalist 方法。就是他們一開始就提出最大的,有時是極誇張的要求,叫做 maximalist demands,然後在談判中再慢慢減價下來。這是從現代心理學所設計出的一種談判方式。台灣不應也不用全盤都接受。台灣人因對此不熟,常常在談判中吃虧。本文因文已長,不再多說。我相信台積電應該有很多高手,希望能夠妥善的應付。

 

參考:美國五億美元軍援台灣決策揭秘解析軍援與台積電的關係

Monday, January 8, 2024

耶穌如何看總統候選人的土地房產問題

今年台灣的總統大選,各方都不約而同具焦在總統候選人的土地及房地產。到底是應該要「合法」呢?還是「合理」(台灣人說的「社會觀感」)呢?成了很多爭論的重點。


我是一個住在美國的台僑。很自然的就會想到,這種事如果發生在美國的話,他們會怎麼處理?和台灣人會有什麼不同?


其實我們只要看看耶穌如果還活著他會怎麼處理,我們就可瞭解西方人會如何反應。這個問題的解析也可看出現代文明和中華文明最大的不同。


為什麼要談耶穌的看法呢?


說起來有點難以置信,耶穌在兩千元前也碰到和我們一樣的問題,要「合法」還是要「合理」?耶穌的反應是大大的影響了整個西方的歷史,甚至是世界的歷史。


和中國的情形類似,西方的幾個帝國在巴比倫王國採行《漢摩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以後,都是以法治國,依法行政。


但是不管法律是如何的嚴密,總是有一些不合理或不合時宜的東西。當時耶穌所在的猶太地方也是如此。


當時就有摩西留傳的法律,規定每個禮拜只能工作六天,第七天(當時叫安息日)一定要休息,不淮工作。但是如果有人生病呢?醫生也不可以工作,病人只好拖著病。如果有婦女要生小孩,更是痛苦,因為不管是醫生或助產士都不可工作,許多婦女都因生產而致死。許多老百姓,尤其是低下階層的百姓,對此非常的痛恨,但也莫可奈何。


聖經紀載,耶穌當時也能治病。如果有人在安息日生病,耶穌也照常出去給人治病。


當時在猶太有一些專門研讀法律的知識份子,聖經稱他們為法利賽人,非常不以為然,要求耶穌要守法。但是耶穌卻完全不理,照常去給人治病。


有一次,在法利賽人批評耶穌的行為時,耶穌公開的回答了一句:


「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而生的。」


把它翻譯成現在的話,其實就是


「法律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法律而生的。」


在這以前,我們沒有見過有人對法律挑戰過。


歷史上第一次:


  1. 有人把「人」的地位,提高在「法律」之上。以人為中心來看待事情。
  2. 有人公然𢯊向法律挑戰。認為法律應該是服務人,不是人要完全順服法律。


耶穌並沒有說應該要「合法」還是要「合理」。但是如果法津是為人而設,當然要把不合理的法律改成合理,不是要人去附合不合理的法律。


讓法利賽人非常沮喪的是,當時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支持沒有讀什麼書的耶穌。他們後來非常憤怒的連合大祭司把耶穌訂死在十字架上。但是耶穌的思想卻從這些社會最低層的人很快散播到整個羅馬帝國以至於整個西方。他們的文明不再只以法律為中心,而是加上了「人」的因素。歷史學家湯恩比(參考一)就把耶穌逝世後幾個世紀稱之為「理性的抬頭」。


所以,當美國獨立戰爭時,雖然有些人在談那是不是合法,但是並沒有多少人在管是不是合法。大部分的人在討論的是怎樣做才合理。就是以理性來討論問題。


因為法律是要為人服務的。如果不合理的,改一改就是了。


美國人稱他們的文化為基督教的文化。


因為政治並不是只有法律。


如果只有法律,那是古代的中華統治者的文化,不是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文明。




參考一:恩湯比(Arnold J. Toynbee)西方世界公認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歷史學家。他認為決定歷史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


毛澤東顯然很認同他的說法。他一生發起最大的政治運動就叫做文化大革命,要改變中國的文化。


文化大革命後,中文𨶹於湯恩比的文章幾乎已不是縱跡。維基百科他的中文介紹也大概只有不到英文版的五分之一。


本文的許多論點深受湯恩比的影響。


Friday, September 15, 2023

一對美國師徒對中國政策的懺悔(下)


 1950 年代初期,美國的哈佛大學聘請了兩個從東歐逃難到美國的兩個學者,一個就是季辛吉另一個就是布里辛斯基。很多人說,他們兩個在哈佛互相競爭。不過季辛吉先升到副教授後,布里辛斯基就𨍭到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他們兩個人和他們的學生卻對美國的二戰後外交有相當大的影響。

很多人都說季幸吉是美國打開和中國交往的關鍵人物,布里辛斯基則是促成美國和中國建交的要角。在名望上,布里辛斯基似乎是輸了季辛吉一點。

不過布里辛斯基卻有兩個在外交界赫赫有名的學生,一個就是後來成為國務卿的 Madeleine Albright,另外一個就是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

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雖然不像季辛吉和布里辛斯基那麼著名,但是我認為他在對美國的中國政策影響實際上是比季辛吉和布里辛斯基更大。他可以說是五十年來都一直參與美國的對中關係,直接的或間接的。

毛澤東發動「聯美制蘇」政策

目前中國洩出的情報指出,1970年中美的和解和交住,其實是毛澤東發動的。1960年代的末期,中蘇的爭執引發了雙方在東北及新疆都爆發了激烈的武裝衝突。中國甚至有全國性的領導人疏散的動作。當時蘇聯也認真的考慮用核武對付中國。雙方的情況非常的緊張。

毛澤東就要求以陳毅為首的四個元帥研究如何因應。結果就是他們結論出的「聯美制蘇」政策。陳毅及葉劍英等都極力主張先放下台灣問題,拉攏美國和他們聯手來對付蘇聯。毛澤東接受了這個建議,透過幾個不同的管道向美國發出邀請美國總統訪問中國。

當時季辛吉是美國的國家安全顧問。他一開始是反對和中國交住的。不過那時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的白邦瑞正在聯合國的秘書處打工。他接受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委托(就是成為CIA 的情報員)幫他們收集中蘇衝突的情報。白邦瑞從他和蘇聯在聯合國秘書處的許多外交官處探得中蘇雙方的關係極為緊張。到了最後,美國國安局的官員根據各方面的調查斷定中蘇雙方的關係非常惡劣,認為美國可以考慮和中國交住。

然後才有尼克森到中國的破𣲙之旅。其實從頭到尾的主要推動者就是毛澤東,他仿照三國的「聯吳制魏」之法來制衡蘇聯。

白邦瑞推薦美中軍事戰略合作

美中兩國搭上線後,雖然美國曾提供蘇聯在中蘇邊界的軍事部署等情報以及一些監控蘇聯軍事行動的雷達等設施。但是因為中蘇雙方的軍力還是相差很多,中國方面就開始推動美中軍事合作。一開始時,美國當局對此很是猶豫。白邦瑞當時是剛拿到博士學位,正在Rand Corporation 作研究。他是第一個看出美中軍事戰略合作的價值,極力推薦雙方的合作,也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發表中美應在軍事方面合作,在戰畧上對美國很有益處。這個策略,後來被兩黨都接受。尤其是當時總統後選人雷根特別約他相談,當選後也進行了這個建議。

當時鄧小平為了表示中國的誠意,也不惜出兵越南。

後來中美雙方秘密的簽署了軍事合作協議,由美國提供各種高級的武器及裝備給中國。這件事一直到最近這幾年才解秘。

也順便一提,當時美國和中國簽署八一七公報時,本來中國要求,美國也同意要訂定一個最後的日期,在那以後美國就不再賣武器給台灣。但是八一七公報最後發表時,(因為美國內部的三劍客聯合起來反對,詳細請見參考一)並沒有出現這個最後的日期。我個人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中國從美國拿到的一些軍事武器及設備,很多都是比美國賣給台灣的更高檔,更具殺傷力,實在沒有什麼好抱怨的。第二,當時中美雙方的關係很好,如蜜似膠。中國認為美國在各方面都向他們傾斜。台灣問題若有美國支持,終究會很簡單解決。因此也只表面上抗議一下就吞了下去。

白邦瑞是美中軍方主要接頭人

在中美簽署軍事合作的協議後,白邦瑞就受聘在美國國防部負責把美國的各種武器裝備送到中國,也成為代表美國和中國軍方的主要接頭人。也因為這樣,他被中國人認為是他們在美國政府內重要的友人。後來,他也常常受𨘋參加中國軍方舉辦的各種會議,參加他們的討論。

因為這些接觸,他得到許多中國人信任也得到許多中國人寫的文章(他曾經在台灣學中文,中文的造詣相當不錯)。在1990年以後,他就開始翻譯許多中國人的文章。他逐漸的發現中國人在經濟進步及工業化之後,並不會變成他們想像中的民主化。中國人對美國的民主制度並沒有興趣。事實上,中國人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他們想主宰亞洲,甚至主宰全世界,取代美國。



百年馬拉松」可說是白邦瑞的懺悔錄

2015年,他發表了「百年馬拉松」(參考二)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懺悔錄,敘述他們對中國的誤判及無知。美國對中國的幫助,只是在建立一個強大的敵人。

「百年馬拉松」影響美國對中政策

這是在芝加哥大學的 Mearsheimer 教授之後,指出中國會成為美國的敵人的第二人。在美國的學術界及政界引起非常大的討論及影響。我想,如果說是影響美國對中政策最大的書也應不為過。當時的總統後選人川普讀到後,也親自和他討論美國的對中政策。新聞媒體也報導,川普當選總統後,也常常由白宮打電話給他,和他討論對中國政策和貿易戰的方向。

美國對台灣的政策也開始有了非常重大的變化。尤其在川普當選後,他們對台灣已經完全不是對没有邦交的國家的態度,事實上台灣已經變成美國最重要的盟國之一,地位比絕大多數的國家都高。中國也被高昇為最大的敵對國。

他應是美國的對華(包括台灣和中國)政策最重要的影響者之一。

參考一:Nancy Bernkopf Tucker, Strait Talk: United States-Taiwan Relations and the Crisis with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pril 2011。此書有中文翻譯本。
參考二:Michael Pillsbury, The hundred-year marathon, Henry Holt and Co., Feb. 2015。此書即為「百年馬拉松」,也有中文譯本。

Friday, August 4, 2023

一對美國師徒對中國政策的懺悔 (上)

2014年,太陽花運動發生後的一個多禮拜,住在美國的我,在家𥚃拿著遙控對著電視一個一個台的掃瞄,想看看美國的政論節目們如何看台灣的太陽花學運。

自己很少看電視。如果看的話,都是每一台看一二十秒,如果有興趣的話.才會繼續看下去。

忽然間,轉到了一台後,不知不覺的停了下來。主持人是一個相當年輕漂亮的女孩。她正在訪問一個非常老的老頭子。不過吸引我的是,那個老頭正在用歐洲鄉音非常重的英語在評論太陽花運動。他們的背景正是台灣太陽花運動的影片。更讓我驚訝的是,他很難聽得懂的英語卻有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

奇怪!這個老傢伙是誰?怎麼會有這麼熟悉的感覺?我幾乎聽不下他在講什麼。

我一直看他著的臉,幾乎停了一兩分鐘。

想到了!他就是Zbig Brzezinski (布里辛斯基),那個主導美國和台灣斷交的傢伙!

忽然間,斷交那一天的情景,在我的眼前一幕一幕的閃過。

斷交情景歷歷在目

那一天,1978年12月的一天。我正在美國洛杉磯找工作。一個多月前,我的指導教授告訴我,美國的景氣非常的不好。我們做的研究計劃的經費明年也要停了。要我準備畢業。已經快到年底了。那一年,我們(電機)系裏畢業的博士生,應至少有五到十個吧,還沒有人找到工作。

不過我並不擔心。已經讀了四年多,畢業總比沒有好。我匆匆的寄出約十張左右的求職信。非常幸運的,有六家公司有興趣,很快的和我連絡,要求去面談。我就和他們安排,每個禮拜面談兩家到三家,從我住的東部一直排到西部。洛杉磯就是最後一站。不過那個禮拜初,我已經接到兩家願意聘我的通知。所以我自己已決定洛杉磯就是最後一站。我也已經和最後那家公司面談過了。

那一天也是自己學生生涯的最後一天。是很特別的一天。

因為時差的關係,早上不到六點就起床了。心情特別好。真是感謝上帝的思典,什麼事都非常的順利。吃了早餐後,離飛機起飛還有三四個小時,但也沒有什麼事,就開車到機場。

因為當時還沒有網路,我也沒有帶什麼書,所以在把行李拖運後,就一個人在機場𥚃 sô-lâi sô-khì。

忽然間,不知出了什麼事,幾乎所有的人都在交頭咬耳,只聽到嗡嗡嗡的聲音,大家不約而同都跑到電視機前。

台灣怎麼能代表中國?

我也趕快去跑到電視前。是一個記者招待會。沒多久,Brzezinski 就出現在電視前。看得出他相當的興奮,他拿出一張預先準備好的稿子,宣讀美國和中國將明年起建交,並且要和台灣斷交。坦白講,我自己雖然每天晚上都看電視新聞。但是Brzezinski 的鄉音實在很重,我聽得非常痛苦。但知道這和台灣有關,所以非常忍耐的從頭看到尾。大慨瞭解他們要和中國建交及和台灣斷交。

念完了稿,他也口頭解釋了一些。然後就是記者們問問題,Brzezinski 回答。大家對於中美建交並没有什麼大問題。只是有幾個記者問,為什麼要和台灣斷交?

Brzezinski的回答讓我印象深刻。他說,they claim they represent China (他們,指台灣,聲稱他們代表中國)。他又加了一句,How can they represent China ?(他們怎麼能代表中國?)

整個記者會大約有二十幾分鐘。完了後,幾乎所有人都回到他們自己的座位。只有我和少數幾個人還站在電視前繼續看。那個主播批評了幾句後,就開始請幾個在專家電視上評講這件事。

除了開始時有一兩個專家談到當時的總統因為經濟一直弄不好,想在外交有所突破,所以有中美的建交。基本上專家們對中美建交並沒有什麼異議。

這些所謂專家們主要的討論是台美的斷交。電視上把Brzezinski 的那一句「他們怎麼能代表中國?」一再的重播。這和幾年前台灣被逐出聯合國正是同樣的原因。被趕出聯合國是「中國代表權之爭」。台灣堅持自己代表中國,但是世界上絕大多數都認為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能代表中國,台灣不能代表中國。所以,被趕出去了。

現在,台美斷交也是同樣的原因,因為中華民國堅持代表中國,美國不同意,所以斷交了。

過了幾天,我看到台灣的報導,都說是美國出賣台灣。真讓我不知要講什麼?

那一幕一幕令我難忘的景象很快的閃過。終於我開始注意到他在講什麼。

布里辛斯基:我非常的後悔!

不知怎麼搞的,雖然他的英語的腔還是很重。但是,卻一個字一個字變得很清楚。

“If I would have known that they would have⋯,I wouldn’t have⋯“

有幾字英文字已不記得,但是他的意思應是「如果我那時候知道,他們會變成現在這樣的民主⋯ 我一定不會和他們斷交。⋯」

最後,他又慢慢的加了一句:

“I regret very much!” 「我非常的後悔!」

沒有想到,當年主導美國和台灣斷交的人,竟然在電視上向全美國公然懺悔。

不知什麼時候,我已經不知不覺的站了起來。

“I regret very much!” 「我非常的後悔!」

他把這一句又一個字一個字慢慢的重複一次,幾乎是在自己在對自己說。

太陽花運動深刻影響美國人的心理已經過了將近十年。對我來講,毫無疑問,那是五十年來台灣影響美國心理(American Psyche) 最重要的事件。從那以後,美國人談到台灣,幾乎都要加一個democratic (民主的)。台灣政府就是花再多的錢做廣告都不可能達到的,那個效果自然的貫穿了所有美國人的心理。尤其在武漢肺炎發生後台灣不能參加世界衛生組織的事件後,他們開始覺得把台灣排除在世界各種國際組織是對台灣非常的不公。許多美國人都公開的出來說那是不對的。美國人也開始在探討如何改正以前和台灣斷交所衍生出的對台灣不公的問題。

有一件事,我自己雖然一直沒有中文報紙,但就我所知,在台美斷交後,蔣經國就已經沒有再提台灣政府代表中國了。

現在,台灣有沒有代表中國已經沒有人在管了。

台灣就是代表台灣!

除了代表自己,為什麼還要代表誰?

在全世界民主國家都在紛紛想幫台灣再回到國際社會的各種組織時,台灣為什麼又有人還在講台灣是一個中國,台灣還代表中國?

這正是台灣被趕出世界各種組織的原因啊!

他們在想什麼? 已經被趕出聯合國一次了還不夠嗎?被那麼多國家斷交了還不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