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December 31, 2011

台灣大選 美不選邊站? ---美國已明白的表態支持蔡英文

林登峯 (9/20/2011)

昨日自由時報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唐納Mark Toner調台灣大選美不選邊

不錯,美國是一個民主國家,對於別的國家的大選他們一貫的態度是維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

但是這並不是說他們對於外國的政治人物是沒有任何的立場,事實上他們是會用各種間接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立場,前法國的戴高樂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

這次蔡英文的華府訪問,美國連續地放出好幾個訊號。不具名的官員說的,我們無法確定其真實性。但是具名的官員或國會議員說的,確是很清楚。只要是對美國的政治有一些瞭解的人都可以看出美國已經公開的、明白的表態支持蔡英文了。

第一個訊號就是由美國國務院的發言人唐納自己在記者招待會的正式發言,肯定台美雙方的關係成熟與健全。他們並舉蔡英文和副國務卿奈茲(Thomas Nides)與亞太助理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的會面。他說的「成熟」在英文中就是穩健和可靠(stable and reliable),是在說誰當然很清楚。

美國國務院和白宮是不可能公然的支持任何一方,但是國會是沒有這個限制的。而國會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兩院的外交委員會的主席。914日,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Ileana Ros-Lehtinen在國會正式提案,非常支持台灣的「2011年台灣政策法案」。他並且在國會歡迎小英的場合中,正式公開說這是要送給小英的禮物。他們支持的是誰,是非常清楚的。

更有意思的是,華府和美國政府關係深厚的資深研究員葛來儀(Bonnie Glaser)向聯合報記者說的,中國方面會有彈性的來處理「九二共識」。他會不瞭解「九二共識」這個議題在台灣大選的重要性嗎?現在由一個非常資深且很有權威性的葛來儀出面,把「九二共識」這個大氣球戳了這麼一針,他們不知道對台灣人的影響嗎?如果說美國國務院會完全不知道,我們對美國政治運作的瞭解未免太天真了。

我們再看看到底誰洩密給蘋果日報和自由時報有關美國國防部邀請小英去拜訪五角大廈的消息。蔡英文成為台灣首位踏進美國國防部的總統參選人,意義更是非比尋常。蘋果日報和自由時報都暗示這是美方洩出的。還有誰洩漏美國國會的研究報告?他們因對馬英九不放心,不願賣高級的武器給台灣。這些難道沒有美國政府在背後運作的影子嗎?

這些一次再一次的訊號,正是典型的美式的政治肢體語言(political body language),用肢體語言或行動來表達不方便講的話。他們的態度正是再清楚不過了。

美國已經非常清楚的(unambiguous)表態,他們是支持蔡英文的。

本文節略版2010920日登載於自由時 自由廣

與世界脫軌的漢語拼音

林登峰(7/27/2010)
                               
台北縣年底改制「新北市」報載台北縣政府決定用「Xinbei City」為英譯名稱

我們要指出的是「Xinbei City」是漢語拼音,但並不是英語拼音。正確的說「Xinbei City」應該是(Slavic)拼音。英美人士十之八九是唸不出來的

筆者是一個台灣來美國多年的老留學生。任何像我這樣的的老留學生都知道,美國的人種很複雜。大部分的白人單單從,平常是很難猜出一個人的從哪裡來但是如果一個人的姓有 XYZ的,那麼十之八九我們都可猜出是語體係國家的人。這些俄語體係的國家包含蘇俄,白俄,芬蘭,烏克蘭,Serbia國。

中國發展出來的漢語拼音是以語為基礎並不奇怪。早期的中國政權中有留學經驗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留中國建國的前三十年,他們交往的國家,也是以蘇聯為主的共產國家。對他們來說,外語就是。當他們要發展出漢語拼音時,不用語還能用什麼? 這也是為甚麼漢語拼音中有像 ZH, Q 等在英文或羅馬拼音中怎麼找都找不到的為甚麼西方人沒有辦法一下子讀出漢語拼音的原因

我們解漢語拼音剛開始的時候只是用來拼音的,就像注音符號一樣1980年以後,中國開始向西方開放才開始改變。他們才開始把漢語拼音大量使用在英文中。雖然不是英文但是漢語拼音卻已是用成習慣了,要改也很難改。可是西方人如果讀漢語拼音時,一定要經過特別的訓練才能唸得出來

1990年蘇聯共產解體後,許多文化上曾經受到國影響的國家,都一直努力的想擺脫蘇俄影響。我們能暸解馬英九當權後想向中國一面倒的決心,但是我們有必要在文化上做這樣的傾斜嗎? 我們以前用羅馬拼音也是不對勁,但是有必要改成俄語嗎?馬英九們認為只要使用以語為體的漢語拼音後,台灣就能夠與世界接軌。我想如果夜郎國的人能夠再生,相信他們一定會自嘆不如,甘拜下風

最使我們擔心的是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年青人。當他們寫出的英文拼音是除了蘇俄人及中國人以外沒有人能唸的出來時,他們在世界舞台上還有什麼競爭力?他們早已和世界脫軌了

漢語拼音不是英語拼音,是語拼音。不要再阿Q!

ECFA最大的秘密

林登峯(5/15/2010)




  • 以蘇聯為主的共產集團的崩潰是二十世紀末最大的政治事件。有人說這是資本主義戰勝了共產主義,但是在西方國家更通用的說法是市場經濟戰勝了計畫經濟。

    不錯,西方開發的經濟體是由大公司來主導。但是近百年來最成功的大公司並不完全是由資本家來主導。我們看到的 微軟、 Apple HP 都是因為開發出市場所需要的產品,成功地開展市場壯大的。這應是市場經濟最佳的註解。

    事實上市場經濟是歐美政策的主軸,是大家 公認最佳的經濟政策。近代的經濟理論上,大家公認最主要的 因素包括市場、技術、資金及勞工,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場。符合市場需要 的產品加上高超的技術很容易就能吸引到資金。勞力當然重要但並非是不可取代的。

    台灣產品在中國的市場

    ECFA 是馬政府最重要的經濟政策。它當然對台灣有好處也有壞處,但是我們也許可用市場的觀點來分析它對台灣產品市場的影響。

    台灣對中國的輸出有下列三項,第一是出口到中國的半成品,經過加工後再出口到別的國家,第二類是出口到中國的半成品經過加工後轉賣到中國本土的,第三類成品直接賣到中國的市場。

    如果以市場的眼光來看,第一類產品的最終目標市場不在中國,第二及第三類市場才在中國。

    我們所看到的台灣出口數字並不是用上列的方式來分類。中國政府大慨在可預見的將來也不會用上面的方式來公佈兩國的貿易。但我們還是能推算出來。

     2009 年為例,中國的經濟成長約10 %,但台灣對中國的出口卻是大減。非常明顯的 上面的第二及第三類的產品應是增加,第一類應是大減。我們也很容易推測出第一類產品是台灣出口到中國的最大宗。

    就個人所認識的台商朋友所告訴我的訊息,第一類出口到中國再加工的約佔總額的90 %,許多報告或論述都有類似結論。

    台灣對中國的出口(含香港)目前大約是 40%。如果最終目標是直接賣到中國的使用者以10 % 計,我們真正出口到中國市場的不到台灣總出口的5 %。即使 以 25 %計,也不過台灣總 出口的10 %。這跟目前中國整體經濟(GNP)佔世界8 % 的數字相吻合。

    從市場經濟看台灣對中國的貿易是入超

    表面上看來台灣對中國是出超,但由上述資料仔細分析,台灣應該是市場上的入超國。ECFA雙方 互減關稅,主要影響的是台灣與中國間直接賣到對方的貨品。我們既然是市場上的入超國,ECFA當然對中國較有利。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論? 其實很簡單,世界上任何半成品(或原料)加工再出口的國家,對這些半成品(或原料)可以說都是免稅的。如果有進口稅,在出口時也都是可以退稅的。以台灣對中國的出口來說,十幾年來我們的IT 產品進入中國都是免稅的。

    ECFA 的好處,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因為台灣對中國的入口沒有關稅,應該可以增加台灣產品銷售中國的市場。但是我們在過去廿年來中國對台灣的產品幾乎沒有限制,為什麼賣到中國的市場數字,仍然不到台灣總出口的10 %?

    如果我們平心靜氣的來看從中國進口 的東西,我們就會發現其實上面的數字是有理由的。中國目前從全世界進口的貨品主要有兩類,第一種是原物料,包括油、媒、銅、金銀礦等,這些台灣並沒有。另外就是製造的成品及半成品。在中國經濟大幅成長中,我們看到最大宗的進口貨品就是汽車、VCRTV、無線手機等。

    以其中最大宗的汽車來說就不是台灣的強項。台灣雖有汽車的零組件,但沒有像日本或韓國的大汽車廠。所以日本和韓國近年來在這一方面都大幅成長,台灣並沒有。

    如果簽了ECFA,台灣的汽車的零組件可免稅進入中國,那中國製造的汽車也可以免稅進入台灣,尤其是規模龐大的外資汽車廠。台灣以組裝為主的汽車工廠能擋得住嗎?這種產業結構的問題有可能用一紙ECFA來改變嗎?   台灣汽車工廠工人所流失的工作可以用汽車零組件的工作機會補回來嗎?

    ECFA最大的秘密

    2009年台灣出口到中國 (國貿局統計) 1092億美元,從中國進口為837億美元。如果從市場的觀點來看,以真正賣到對方的貨品來算,台灣出口賣到中國 (就是以台灣對中國總出口25%來算也)只有273億美元,中國賣到台灣 (加上走私品)應該超過837億美元。台灣是中國貨的超級入超國,不是出超國。273億美元和837億美元才是ECFA談判的中心。中國可以談的項目當然比台灣多很多。中國的早期的清單比台灣多很多,還有什麼好奇怪的?

    這就是ECFA最大的秘密! 中國可以把台灣進口的貨品全部免稅,他們口到台灣的貨品只要一半免稅,他們就已是贏家了。這就是為什麼讓利還不夠。也是為什麼雙方一直不願意公佈早期清單的原因。

    如果進口的貨品全部免稅,就是成本降低,物價應該也會跟著降低,對老百姓應該是有利。但是我們在美國所看到,卻不是這樣。美國簽了NAFTA之後,從加拿大進口的貨品全部免稅。但是在市面上的物價卻幾乎完全不變。也就是說所有的好處都是商家得到,老百姓什麼也沒有得到。這就是為什麼貧富懸殊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若歐美的經濟不好十個ECFA也救不了台灣的經濟

    事實上,台灣產品的主要市場是歐美。從以前的數字看來歐美市場佔了60% 70%以上。在可見的將來應該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更重要的一點、我們的許多產品像IT  IC , 在大部份先進國家中都已是免稅或享受很低的關稅。

    台灣產品的主要市場既是歐美,影響台灣經濟最大的當然也是歐美的經濟。當她們的消耗能力變強大時,台灣產品就能賣得好。台灣的經濟就會好轉。中國的市場對台灣的產品來說不管怎麼算都不會超過10%市場。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實在很有限。2009 年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歐美的經濟不好時,台灣的經濟就跟著壞下去。這跟中國的經濟多好多壞實在沒有多大的關係。當歐美的經濟不好時,就是簽了十個ECFA也救不了台灣的經濟,因為台灣的主要市場是歐美啊! 簽了ECFA,對台灣當然會有影響,但是主要的應該是政治方面的,我們敢說都是好的嗎? 如果簽了ECFA,中國的產品開始大量進口打擊台灣的產業。台灣的工人失掉工作的可能性,也許是我們更應該擔心的。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我們如果需要簽關稅自由貿易合約,最大的重點應是歐美才對,這樣才符合市場經濟的原則。

    中國是台灣產品最主要加工國。但是如果我們的經濟政策是以加工導向而不是以市場導向,那真的是全世界前所未見的!

    本文節略版2010614日登載於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