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December 7, 2016

川普和蔡英文的一通電話

川普和蔡英文通電話在美國及全世界引起很大的風暴。

根據新聞報導,他們是在美國時間禮拜五,12月4日早上十點多通電話,那天下午六點左右川普總部公布這則新聞。我在收到這一則新聞的 News Alert 後,馬上開電視及上網看,發覺所有的電視新聞台及網站都以頭條報導。電視的報導不用説,所有的文字及第二天的報紙報導也都加上蔡英文的相片。經過幾乎兩天的密集報導,美國人看到蔡英文的相片如果還不知道她是誰的可能不多。

為什麼會有這麼激烈的反應?

毫無疑問的,很多人都很意外。從1979年台美斷交後就沒有這麼高層的接觸。許多歐美的報導都說川普和蔡英文的通話是觸動了中國最敏感的那一條神經,一定會激起中國強烈的反應。大家都有很多的疑問。歐美的名嘴們講話比較客氣。很多人都說應該是川普比較不熟悉中國問題的眉角,才會有這樣的凸槌。


基本的疑問

有一些問題其實是很基本的。
台灣的媒體很多都大幅報導川普稱蔡英文為台灣總統,好像是很大的事件。

不過這種說法其實對於像我這樣住在美國的人實在感覺很奇怪。所有美國的媒體及美國的人都稱蔡英文為台灣總統。川普如果不稱蔡英文為台灣總統,要叫什麼?台灣當然是國家,只是和美國沒有外交關係而已。沒有一個美國人會認為台灣不是國家。中美建交的條件並沒有說台灣不是一個國家,頂多只是說台灣(中華民國)不代表中國。台灣人選出的總統當然叫作台灣總統。這跟美國承不承認台灣(是否代表全中國)根本無關。這只是基本的禮貌。

還有媒體說川普不應和沒有邦交的國家元首來往,這是違反美國的外交慣例。

美國並没有這種規定。美國總統常常請達頼喇嘛到白宮去作客,美國和西藏流亡政府並沒有什麼邦交。法律上並沒有規定美國總統不可以和什麼人來往。

還有很多報導在猜測這是不是代表美國將改變他們的對台,對中的政策。

我認為不一定。美國總統和達賴喇嘛來往多年也沒有改變他們對西藏的政策。


深思熟慮 精密籌劃

不過,我想比較重要的也許是背後的意義。

雖然有些人在猜可能川普是菜鳥,不瞭解情況,才會失言。

不過那天美國晚上十點多,川普競選總幹事兼發言人 Conway 就接受 CNN 的訪問,就一再強調川普當然瞭解中國問題的許多敏感的地方。她也暗示這通電話是經過內部討論過才執行的。

在這同時,川普也繼續不斷地在堆特發言。

第二天美國時間早上八點,華爾街日報的中國問題專家 Andrew Browne 就在華爾街日報的網路發文。他觀察川普陣營的許多前後一建續的動作,大膽地推斷這次的電話通話並不是一時興起的意外,應該是川普陣營經過很詳盡的評估才推出的。

那一天中午,CBS News 播出葛來儀的訪評,馬上加入 Conway 的報導。非常有趣的,記者加了一句,川普的動作當然是故意的 (intentional)。

禮拜一,華盛頓郵報及華爾街日報的社論也都推論這一些的行動是早就計劃好的,並不是意外。

如果瞭解美國人做事的方式,當然看得出這一幕是經過深思熟慮精心策劃的。


美國的不滿

這次的動作,在相當程度上其實是反應美國對中國的許多不滿。

美國對中國的不滿,除了貿易的問題以外,當然還有南海及北韓的問題。

其中最為嚴重的問題應該是北韓的核武及彈導的試驗。

從去年開始,我們就看到陸陸續續有關這方面的報導:美方和這件事有關的人員幾乎都眾口一致的指責這件事是中國人在背後搞鬼。他們認為北韓的經濟幾乎都靠中國,怎麼有可能會中國叫不動北韓?還有北韓武器中的很多零件也都是從中國來的,如果不是中國人在暗中支持,根本不可能做那些㧡武及彈導的測試。

以川普為首的許多人都認為美國對中國的許多退讓,尤其在貿易上的退讓完全沒有得回報,相當的不滿。

另外一個關於南海的,有報導指出國防部主張每天派戰船從中國佔領的南海經過,但被美國總統 Obama 否決掉。許多比較鷹派的人士就開始主張美國應該把戰艦增加一倍,每日派艦巡邏南海。

川普在選舉時也談到他要把戰艦的數目增加一倍,他並沒有說要做什麼。

這些點點滴滴的不滿在今年年初由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 John Bolton 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張:他主張美國拋棄目前的一個中國政策,強化美國在東南亞的駐軍,以強硬的方式在南海對抗中國。這些雖然沒有得到川普或共和黨人的回應,但是川普的主要外交幕僚 Peter Navarro 就呼應美國應該提升和台灣的交流層次,至少提升到部長級的層次,拋棄一個中國政策。提升和台灣交流的層次事實上也在美國國會引起很多的共嗚。Peter Navarro 和 Alexander Gray 也奉命在大選的前幾天在外交 (Foreign Policy) 雜誌發表川普的外交策略。在文中,雖然沒有提到拋棄一個中國政策,但是他卻提出美國應重新評估提升和台灣的關係。

美國大選後,John Bolton 馬上和川普見面,被列為國務卿的候選人之一。如果說川普不瞭解台灣問題的敏感性,那未免太看扁他了。


後續問題

許多評論家都指出這一次的事件最大意義其實是川普向世界宣示,他的政策不一定會和以前一樣。美國會怎麼做,在國務卿沒有出爐之前相信應該沒有人知道。但是對於台灣比較友善應是很既定的方向。

另外一點可能比較有長遠影響的。這一次事件發生後,除了開始時有很多人膽心美國和中國會交惡外,許多媒體和專家都站出來呼籲美國應該重估他們和台灣的關係,許多美國人更瞭解台灣受到打壓的困境,為台灣不平。

也有一些媒體及專家公開主張要重新評估一個中國政策。像華爾街日報

我個人認為提升和台灣的關係是很有可能,但應不至於會拋棄一個中國政策。是否會微調一個中國政策,那就要看後續的發展。

很多人問,台灣會不會是美國用來和中國叫價的棋子?

當然有可能。但是美國是基督徒的國家,他們的外交政策並不是只有利益。

二次大戰後美國戰勝卻自動放棄他們的殖民地菲律賓,美國的總統這幾十年來也一再接見達頼都是明顯的例子。這些對他們並沒有什麼好處。還有大家熟悉的台灣關係法,認真的追究,對美國也沒有什麼好處。美國的外交當然會受利害影響,但並不是完全由利害決定。常常是在理念及利害之間尋求平衡。並且要怎麼平衡也是會隨時間變的。

只要看看美國國會議員這一次的反應,就知道台灣在美國的朋友,可能比我們想像的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