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October 8, 2019

蔡英文的改革

前言:此文寫於2017年的520,蔡英文就任一周年時。但是因為實在太長了,想砍短一些,改了幾次。但是還是太長。後來實在沒有時間,只好先在民報刊出 (2017-8-16)
我一直想把此文再砍50 60%。蔡英文的問題實在太多了,有時候我還想加。現先刊於自己的網站,以做為記錄。

台灣的政治人物一向不講求方法,施政的效率非常的低。外國成功的例子一大堆,台灣的政治人物只有口水,連參考別人的例子都沒有時間,結果是完全沒有章法怨東怨西。看了只能搖頭。



蔡英文就職已滿一年了。坊間有許多的評論。蔡英文本人也對此發表幾次她個人的檢討。
好幾個民調說,對於蔡總統表現滿意的只有約40%,不滿意的約有55%。他們也調查民眾對蔡英文努力在做的各種改革做了調查,結果是大家都相當的支持,每種改革的支持率都是60%以上。
我自己的解讀是這樣:大部分的民眾對於蔡英文上任以後所做的改革,是非常的支持。但是對於改革的成績不是很滿意。
毫無疑問的,改革是蔡政府執政的重心,蔡英文在520前後受訪的幾次談話中,也一再強調改革的重要。民進黨的民調也証明許許多多的改革也都是人民殷殷期盼,但是為什麼滿意率還是這麼低?
原因當然很多,我認最重要的是方法不對。其中許多執行的過程都違反人性。因為方法不對,改革的成效常常很有限,人民感覺太慢或甚至無感,才會有那麼多人不滿意。
要怎麼改革?
歷史上,政治改革雖然不是常常發生,但是也有很多的記錄。人類對於改革其實是很有經驗的。不過,歷史上的改革大部分都是以失敗告終。以中國為例,除了秦朝商鞅變法算是比較成功外,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成功的例子。
也許很多人會很意外的,美國在上世紀曾經對這個問題做過很深入的研究,這些研究的結果也很成功的應用在實際的生活上。那些改革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人性。人性是沒辦法改變的。我們如果比較那些結論和目前蔡英文的改革,就會發現目前台灣的做法,有很多是違反人性。蔡政府的執政出現許多的困難,實在不是意外。
本文將把主題限制在一個主題:改革如何用人?改革最重要的是什麼?毫無疑問的,是要改革什麼,還有那個議題最優先。在這一方面,坦白說,我對蔡英文相當有信心。我認為她在整體政治判斷力上是我這個世代中的佼佼者。就是有小缺點也大都不是很重要的。第三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怎麼做。要怎麼做最要緊的其實和要怎麼用人息息相關。如果方向正確,加上用對了人,相信就成功了一半。
改革如何用人?
美國報章雜誌上談到改革如何用人的文章,事實上非常的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在談公司如何改革的。不過如果暸解為何那樣用人的原因,相信就會看出為什麼這些方法用在政治上也一樣有用。
目前幾乎所有的公司在領導人出缺,尋找新的領導人時,包括董事長或執行長時都會遵循一個原則:公司如果經營的很成功,一定盡量的從公司現有的人中,找出一個優秀的升任、也就是內升。如果公司經營的很不好,一定到公司外面去找人,那就是外聘。
我舉幾個很著名的例子。九十年代,美國最大的電腦公司 IBM 做到開始虧本,搖搖欲墜。他們的董事會就把當時的董事長開革掉,請了一家食品公司 RJR Nabisco 的董事長 Louis V. Gerstner Jr. 做為新的董事長。當時原來的董事長及他的團隊,都是對電腦很內行的,可說是絞䀆腦汁,想救公司。但是公司卻是每況愈下。 Gerstner 對電腦完全外行。董事會選他當新的董事長時,整個美國的工商界,沒有一個人反對。因為大家知道,真正的改革,只有外來者才有可能成功。
大約兩個月前,美國第二大汽車公司福特把他們的執行長解職,也是從外面請來了不懂汽車的人當新的執行長。因為福特過去幾年一直想開發新產品都一直不成功。就跑到外面去找一個完全不懂汽車的人。
一九六〇年,美國新上任的總統甘迺迪想改革整頓越來越老大的國防部,他也是聘用當時福特汽車的總經理 Robert McNamara,完全不懂國防的人, 做為新的國防部長。結果國防部才經過完全的重整,改掉了許多的低效率。
前面舉的幾個例子,包括 IBM 新的董事長,福特新的執行長,還有甘迺迪新的國防部長對於他們的新工作都是完全沒有經驗,為什麼要選他們來做改革呢?這樣會有用嗎?
事實這種「成功內升,改革外聘」的做法是經過許多研究及實際驗證過的。我們如何瞭解背後的原因,相信就能瞭解蔡英文的政府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問題。
內部的人看不出自身的問題
為什麼要從外面去找人來改革呢?內部的人難道不會更瞭解自己的問題,更知道要如何改革嗎?其實剛剛相反。很少人能自己看到自己問題。
行為科學的專家指出,幾乎所有的人到了一個新的單位工作後,都會碰到他們喜歡和不喜歡的事。但是幾乎所有的人對於這些不喜歡的事,包括不合理,沒有效率或甚至不合法的,都會漸漸的把那些事 internalize,就是在內心裏習慣化,合理化。到了最後,很多外面的人感覺非常不對勁的事,他們常常一點感覺也沒有。更厲害的,他們會認為自己的作法才對。別人的建議,他們常常很容易就找出毛病,哧之以鼻。
最近郭台銘不是在報怨他的癌症醫院弄了三年還沒出來嗎?不過衛生署的人説他們已經䀆力了。郭台鉻到美國開工廠,六個月搞定。你以為他沒有碰到問題嗎?美國人為什麼可以克服呢? 這些在衛生署的人會看出有什麼問題嗎?
其實我們有很多很明顯的例子
專制國家的統治者,就常常看不出他們的制度有什麼問題。你如果和他們談民主,他們會告訴你民主有多麼差,有多少問題,他們自己的制度多麽好。我相信很多中國的統治階級都認為他們的制度比民主好。他們認為民主是外國的東西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台灣的司法改革也碰到同樣的問題。台灣人對法官的沒有信心的高達84.6%,許多人都要求改成陪審制,不讓法官直接審。可是許多司法人都認為那怎麼可以。那是外國的東西,台灣怎麼行得通?還有平常的老百姓的法律水平夠嗎?怎麼能讓他們審?不過他們卻完全沒有看到香港已經用陪審制一百多年了,他們老百姓的水準有比台灣人高嗎?香港人對法官有信心的高達77%。這些在台灣的司法人眼中,永遠是看不到的。他們看到的只是實行陪審制的各種問題。
事實上,如果司法改革只是由一群司法專家来主導,他們有可能客觀的看到自己的問題嗎?他們有可能改革岀什麼有用的碗糕嗎?
且內部的人因為職業及經驗所發展出的成見及盲點(Blind Spot),無法客觀判斷。許多的老手雖然經驗豐富,但是卻是滿帶著成見,當局者迷,看不出問題的關鍵。這就是為什麼要找不是內行的人去做改革。

前面所舉的 IBM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九十年代初, IBM 碰到困難時,他們的經營團隊,從董事長以下,都是對電腦有三四十年的老手,就是絞盡腦汁也找不出問題的關鍵及阻止公司一直下沈的辦法。反而一個對電腦完全沒有經歷的 Gerstner 用理性看待問題,一步一步的找出方法帶領著他們從一直虧本重回賺錢。
事實上有許許多多的經驗都証明,「成見」和「盲點」比「不懂」其實更致命。我自己對此就有許多深刻的體會。
美國許多公司出問題都會到外面去找顧問,幫忙發掘問題,尋找原因。坦白講,我一開始對這種做法是感覺怪怪的。為什麼要到外面找人呢?
不過,我自己就有幾次曾經被聘為這種的顧問的經驗。
第一家公司,我先和總經理談,他告訢我他們的問題已經有好幾年了,他們一直找不出原因。談了約一個小時後,讓我感覺問題相當的複雜。然後我和各部門主管一個一個談,我也和他們一起查看各種數據。不到24 小時我已經找出原因。那一天回家,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會這樣。那個經營團隊應該都是這一個行業的專家,他們為什麼看不出問題在哪裡?從他們的眼神,我可以看出他們非常的佩服我。但是我知道對於他們的專業,我並不比他們懂。
説起來很簡單,但是自己要找出自己的問題其實是很難的。也是違反人性的。
我自己的結論是他們在分析問題的時候想得太複雜了。用那樣的方式分析,再找幾年也不可能找出原因。以後我到了別家公司時,情形也一樣。他們找了好幾年也找不出問題的原因,我都在很短的時間找出大家信服的原因。事實上,如果是有問題的公司,我相信應該在一個禮拜內可以找出來原因。公司要怎麼經營,當然會比較複雜。但是有問題找原因,只要沒有既定的成見,我相信絕對不會很難。
所以說,既然自己看不到的自己問題,也沒有辦法客觀的分析問題,怎麼可能改革?如果他們認為自己所做的是對的,他們對於任何的改變當然不會支持,甚至會扯後腿。
而且,有時就是知道有問題,為了面子,還是有可能反對改革。一例一休一出來,只要有點經濟常識的人就知道,加班費一下子跳那麼多,日本、美國都從來沒有跳那麼多過。這件事非常嚴重。馬上有人指出那個方法的問題很大。不過政府官員卻是死要面子,死也不肯改。和面子沒有關係嗎?
幾年前我就指出台灣GDP 的算法是有問題,是在欺騙人民。我也指出,聯合國也通告各國,不可以那樣算。但是台灣政府怎麼有那個 LP 去更改這種令自己難堪的東西?
這種現象,一定要有相當的外力,才有可能改變。不可能從內部自己改革的。
既得利益者的反撲
每個社會,都有些既得利益者。他們利用各種機會,和當政者常常發展出了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有些既得利益者就是當政者自己。在台灣這種人情當道的社會,如果沒有改變,還是同一群人在當政,怎麼有可能改革自己或和自己有關係的人?
兆豐的洗錢案就是很好的例子。從2001年到現在,已超過十五年了,被美國金管單位指為洗錢的銀行,若不服上法庭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贏的。台灣竟找不到證據而結案。因為主管的人還是原來那些自己人。怎麼有可能砍得下去?只是成為國際的笑柄。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要內部的人自己來改革自己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在民主的國家,每一次政權的更換,各部門主管都會被更換。除非是非常特別,絶對不會再用前朝的。也因為這樣,如果要改革什麼,從來就不會有問題。
因為沒有那些人際關係的束縛才有可能大刀闊斧的改革。
只要經過一兩次政權更迭,那些既得利益都會被掃掉。貪污的事也沒辦法持久。這正是民主最大的好處之一。真正民主的國家,貪污一定比較少。
外聘的問題
如果新的主官是從外面來的,又沒有專業的知識及經驗,這樣不會出問題嗎?那些機關裏的老手不會址後腿嗎?事實上從外面來的新的主官上任,當然會有挑戰。但是新任主官只要有一些做主管的經驗及常識,應該不會有問題。
我舉一個很著名的例。美國前聯邦調查局的局長胡佛被徵召為當時問題重重的調查局代理局長時才二十九歲,並沒有什麼經驗,也不是懂很多。他的前任的幾個局長,都是這一方面的專家,但是對於碰到的許多大問題:像黑道及黑手黨的猖獗,販賣私酒非常嚴重,黑社會甚至為了搶地盤還在幾個大城市公然槍戰,他們通通束手無策。
胡佛上台後,許多局裏的老手並不是非常配合。但是胡佛馬上大膽的啓用升任許多年輕的主管。這些年輕主管升任後,士氣大振,幹勁十足,馬上想出許多新的辦法,風行力疾,沒有幾年就把以前那些有經驗的老手都沒辦法,許多累積幾十年的治安老毛病掃得乾乾淨淨。結果他當了四十多年的聯邦調查局局長,一直到死。
我看到太多成功的例子。我相信只要不是找一些完全沒有人生經驗的大學教授,應該都有可能。
歷史上的例子
我們如利用上面的原則來看歷史上的例子,相信就可得到很有意義的結論。
中國歷史上唯一有點小成功商鞅變法的主事者商鞅就是非秦國人,是外聘。而近代大家公認最成功的變革應該是日本的明治維新。不過在明治維新之前發生了一件很少人注意到事件。以日本西南部支持改革的長州、土佐、薩摩等藩(就是地方諸候)為首的力量把當時當政的幕府打倒。這些地方諸候的人,變成推動明治維新的主力。所以他們推動的廢除孔孟,全面西化等幾乎完全沒有阻力,不到二十年日本就完全脫胎換骨,變成東亞第一強國。因為他們推動新政時都是新人。雖然沒有經驗,但是完全沒有成見及盲點,也沒有那些老官僚在那邊反對改變,更沒有那些既得利益者在那裡扯後腿。
台灣目前被許多人認為改革最成功的黨產會也是一樣。他們是一個新成立的的機構。在施行政策的時候因為沒有歷史的包祔,不用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所以鋭氣十足,新的做法一個一個出來。
我們當然不可能把官僚全部換掉,但是官署的領導團隊一定要換成新人,改革才有可能成功。
對蔡英文的期待
幾個禮拜前,我的一個姪子帶了全家來訪。他是台灣一家醫學院的教授。他對我說,很多人在説蔡英文沒有策略。我相當感慨。我想可能是他們一些醫學院的教授朋友們的結論。
我説,我不敢說沒有策略,但是方法不對是毫無問題。
本文只是提到用人的部分,其實其他的部分也是問題重重。蔡英文既然是要改革,難道整個團隊裏都沒有人在研究方法嗎?本文所談到的其實在美國的電視或書報雜誌上都三不五時就會有討論。為什麼好像沒有人知道?
台灣目前的情況是非常的嚴峻。因為過去的各種因素,外交及中國政策很多都無法操之在我。內政方面, 唯一和經濟有關的可能是一例一休。但是整個內閣的反應,實在使人心寒。從行政院長以降,沒有一個對經濟有任何慨念。他們怎麼會看不出這件事的嚴重性?有那麼複雜嗎?連一個懂經濟的人都沒有。
蔡英文難道沒有可用之人了嗎?坦白講,目前在綠軍檯面上的幾個的政治判斷力都不是很高明,我也不是很放心。但是綠軍難道沒有人了嗎?恐怕是蔡英文沒有認真在找吧!
目前作法,改革成功的可能應該很小。

Wednesday, October 2, 2019

美國的F16V vs 中國的戰鬥機

今年八月,美國總統川普正式同意出售F16V 的戰鬥機給台灣。
F16V的戰力如何?相對於中國的䃸十五及他們最近推出的殲二十又怎麼樣?相對於美國目前別的戰鬥機,F16V 會不會太老了?對於目前台海的情勢,F16V 能夠應付嗎?台灣有須要F35 嗎?本文將根據到目前為止的經驗做一個比較深入的分析。
美國目前的戰鬥機
美國目前在使用的戰鬥機,主要有F15, F16 ,F18, F22 及 F35。 其中F22 及 F35為隱形的,其他三種為非隱形的。
其中戰力最強,也是大家公認最好的是F22。美國只製造了不到兩百架。國會認為實在太貴了,並且F22 比其他世界各國有的戰機實在強太多了,根本沒有必要。後來國會通過決議,要求國防部設計一架比較便宜,減少一些功能的戰機,就是目前剛開始成軍的F35。F35 雖是比較便宜,但是它的訂價也是F16 訂價的大約十倍。還是很貴。但是它的戰力,還是除了F22 以外所有戰機中最強的。
F22 因為包含了很多的高科技的功能,國會下令不可賣給外國。所以目前外國能夠買到最好的戰機就是F35。
其他三個非隱形的戰機中,F15 是雙引擎,功能最完整,也是戰力最強的。F18 也是雙引擎,但是因為是用於航空母艦,它的功能還包括携帶巡弋飛彈及對地面功擊,並不是「純」戰鬥機,也可用做小型的轟炸機。在空戰時,功能比較不完整,戰力最弱。F16 則只有一個引擎,衝力及載重比F15 小,但比較好操縱,比較靈活。不過因為載重能力及衝力比較小,無法載太多砲彈及巡弋飛彈,比較沒有地面攻擊力。但F15 的造價比F16 高約50%。後來F16 C/D 型以後的型號把引擎増強,使得戰機可以裝置基本上和F15 幾乎完全相同的雷達,彈炮,火箭及空對空飛彈。目前專家認為它的空戰能力和F15 相當。只是對地面攻擊能力比較有限。在 F16 C/D 型出來上後,不管是美國或其他國家所買的戰鬥機都以 F16 為主。
F16 是美國戰鬥機主力
過去三十年和俄機多次的空戰紀錄中,包括美國在中東和伊拉克之空戰,以色列和敍利亞及伊拉克的空戰,在阿富汗及南斯拉夫的空戰,或是印度及巴基斯坦的戰爭,不管是F15 或F16 都從未打敗過。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空戰中,有一架F16 被另外一架F16 所發的飛彈打下,但是那是自己不小心打到自己。不是被敵機打中。所以到了後來在F16 引擎加大及裝備進級後,美國自己買的的戰機就是以F16為主。 目前美國的戰機中最多的也是F16。F16 有大約850架,比F15 約四百架高出一倍。而老型F16則作為教練機,及在一些博物館展出用(超出50架)。所以F16 是目前美國戰鬥機的主力。
台灣目前買的F16 V,應該是F16 裡面最新型的。
F18 戰力比較弱,用在航空母艦。目前生產的F35,有一型可以垂直起降,主要就是在取代航空母艦的F18或短跑道的情形。
殲二十不可能是F16V的對手

F16V 如果遇到中國的戰機會打得過嗎?


目前中國的戰機主要有三種:殲十一,殲十五及殲二十。殲十一 是蘇俄的蘇愷二十七授權在中國生產的,殲十五是模仿蘇俄的蘇愷三十三所設計出來的。殲二十是中國近年來全力發展的戰機。


F16V 並沒有和中國戰機交戰的記錄。不過F16V 和蘇俄的戰機卻打過很多次,蘇俄的飛機到目前為止是全敗。所以殲十一及殲十五不是F16V 的對手,應該沒有疑義。


殲二十是中國近年來全力大力宣傳的飛機。2012年左右,加拿大逮捕了一個中國的間諜,發現他有美國各種戰鬥機的設計資料的電子文件,他們才發現美國的戰鬥機資料已經被中國偷去。所以很多人,包括中國人,也都以為他們發展出的殲二十可能會像美國的F35 或甚至F22 那樣,戰力比 F16 更強。
事實上這只是中國人的幻想。
戰機最重要就是引擎。戰機能否飛得快,衝力大小,迥轉快慢,載重能力。這些戰鬥機性能的最重要因素,都是靠引擎。中國以前並沒有製造引擎的經驗或成就。我以前看到的報導殲十五的引擎就是向俄國買的。目前的殲二十的引擎是他們自己研發的。但是到目前為止,殲二十加滿油後,從海南島就飛不到南海的島嶼,需要空中加油,也不能載太重。戴重量的問題,就有報導說頂多只能載二至四枚空對空飛彈。那要怎麼打戰?
我相信他們要發展出能和F16V 類似能力的引擎,至少也是10年以後的事了。如果不能偷到技術,恐怕要更久吧!
另外就是隱形的能力。媒體有許多報導,他們偷到了製造塗料的技術。但是隱形的技術並不是只有塗料。我本人是這方面的專家,可以很肯定的說,只有隱形塗料絶對不夠。我對殲二十隠形的能力,相當存疑。
總的來說,殲二十 目前及可預見的將來不可能是F16V 的對手。
台灣有需要F35嗎?
目前台灣新買戰機F16V 最大的質疑可能就是是不是應該買比較新型的F35?
這種想法可能和中國人的宣傳有關。
這幾年來,中國人的彈導飛彈的精確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國人宣傳,兩岸如果開戰,他們的飛彈可以很快的摧毀台灣機場的跑道。使得台灣的飛機連飛都飛不起來。這樣台灣沒有了制空權,就變成只能挨打。
有一型的F35 可以在短跑道起飛。台灣很多人都認為我們需要那種F35,才能夠應付中國飛彈的威脅。
因為飛彈比較準可以摧毀飛機的跑道是美國二十年前的講法。但是在對伊拉克的戰爭後,美軍也曾發動好幾次對伊拉克的軍機場的攻擊。連一條跑道都沒有摧毀。每一次美軍轟炸後,伊拉克的飛機都照常起飛。所以現在已經沒有人再說飛彈可摧毀飛機跑道的話。
去年,因為敍利亞用毒氣毒殺老百姓。美國對敍利亞的一個機場發動了59 枚的大型的巡弋飛彈轟炸。攻擊停了幾個小時後,敘利亞的飛機就馬上起飛。飛彈能摧毀跑道?現在美國已經沒有這種講法。
所以如果因為F35 的戰力比F16V更強,台灣要買,可以討論。但是說中國的飛彈會摧毀我們的飛機跑道,所以要改買F35。坦白講,到目前為止,西方並沒有這樣的經驗。
另外有報導日本已經買F35。韓國也要買。台灣會不會太落後了。
台灣的戰鬥機是要對付中國的。我想不出台灣有可能會和日本或南韓衝突的可能。我認為台灣只要能夠壓制中國就已經很夠了。只要我們自己須要的有就很好了。其他的沒有什麼好羨慕的。


參考:



Friday, April 26, 2019

如果中國對台動武 中國工廠會關一半



如果中國對台動武,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中國工廠會關一半

最明顯的就是中國的工廠要關一半。

去年美國對中國的中興通訊禁運後不到一個月,中興就停工了。

可能有些人知道,中興用的最關鍵零件之一的Qualcomm 的半導體,是在美國設計,台灣製造。所以中國如果對台動武,台灣停止出口,中興很快的就會停工。

不止是中興,小米、華為、Oppo 等所有的手機工廠,都有用台灣製的半導體。如果中國對台動武,這些工廠也會很快停工。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目前全世界的半導體有接近70% 是在台灣加工。以美國為例。他們的半導體,除了像Intel 第少數幾家公司,其他像蘋果, AMD, Qualcomm, Navidia 等絶大多數都是在台灣製造。中國的工廠裏,不管是台商或中國人的,所用的半導體也絕大部分都是在台灣生產的。如果打起戰來,幾乎用半導體的工廠都要停工。


再從另一角度看:中國最大的出口商,前十家有八家是台商,前二十有十五家是台商。台商佔中國的出口約40%。這些台商或多或少都有用台灣去的零組件。一旦來源被切斷,結果可以想像。

美國商務部也有統計,中國生產的產品,有60%有用外國進口的零組件,其中最大的進口國是台灣、日本和韓國。中國對台動武,我們至少可以斷定台灣和日本會停止一切出口。

所以我認為中國的工廠一半要停工。

問:如果中國人三天內就拿下台灣呢?

答:就算他們三天內拿下台灣,如果沒有台灣人的配合,你認為他們能拿到那些零組件嗎?
美國別無選擇

如果中國對於台動武,美國會怎樣反應呢?

我想起了九二一時美國的反應。

台灣九二一大地震發生的時候,我人在美國。

那天晚上六點半全國新聞播出時,台灣的大地震是頭條,但是只有半分鐘左右,就跳到股市。解釋為什麼台灣的大地震會引起美國的股市大跌。我趕快轉到別台。但是每一台都一樣,都在解釋因為美國許多(像個人電腦及筆記型電腦等)高科技產品都在台灣生產。台灣如果有問題,他們也會有問題。每一台都足足播了三到四分鐘。

以後足足有好幾年,包括時代周刊及商業周刊等都出有Why Taiwan Matters?” (為什麼台灣很重要?為名的專集,專門談為什麼台灣對美國的經濟很重要。因為台灣如果有三長兩短,美國不但PC, Laptops 等會有問題,其他很多和高科技有關的像半導體等也會受影響。以後也有人出了以Why Taiwan Matters” 為名的書。

九二一大地震已經過了二十年,台灣的PC 和筆記電腦的製造都搬到中國去了。但是他們的主要零組件和半導體還是在台灣製造。美國是世界上半導體最大的產業國,他們會眼睜睜地看著台灣落入中國的手中嗎?台灣有他們經濟的核心利益,有那一個美國總統會空空的在那裡看中國對台灣動武?

單單從經濟的觀點來看,美國也別無選擇一定要出兵助台。

Friday, January 11, 2019

台灣政治沒有人才

這一次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

選後很多綠軍的人大談檢討。不過不知是否是我的誤解,好像愈來愈多的撿討都是在檢討選民。

前幾天,綠軍大老吳澧培接受美國臺灣日報的專訪,談到他和蔡總統的爭執。

據報導,吳澧培問小英為什麼用那多藍營的人當閣員,小英回答她說,因為綠營沒有人才。

選舉前一個月,我帶了三個小孩到台灣及日本旅遊。

因為時間很匆忙,見到的朋友不多。

其中和幾個企業的老闆的談話,讓我相當感觸。大家都對我說,景氣很不好。談到台灣政治人物能力低下,都搖頭嘆息。其中一個是中部一家工具機工廠的老闆,從年輕時就認識,更向我預測這次選舉民進黨一定大敗。高雄市長的選舉民進黨一定會輸。對於目前在擡面上政府裡政治人物的能力低下,他更是憤慨不己,他對我說:「隨便到業界找一個,也比他們強。」

我從頭到尾都沒有加一句話,最後回了一句:「我同意。」

我們完全同意小英的判斷!

我上一次在2013年回台灣,當時是國民黨當政。在經過民進黨八年的衰退之後,很多人都希望台灣至少改成國民黨後會好一點,但是沒有,是更壞。許多產業界的老闆及高級主管都對著我嘆氣:台灣沒有政治人才。說這種話的人那次更多。那時指的主要是國民黨。

台灣產業界的台灣共識應該是:台灣政治沒有人才。

小英的施政有什麼問題?

其實只要隨便找幾個政策來檢討一下就知道。

例如,她上任後,已經替低薪族加薪調整基本工資兩次。

只要查一下就知道,第一次基本工資的調整,受惠的有四成三是外勞。第二次稍為好一點,外勞佔三成二,本勞只有68%。

但是其他工資比基本工資高的員工呢?

因為老闆的利潤就是那麼多,現在政府強迫他們替外勞加薪,剩下能替其他員工加薪的錢當然減少了,大部分的本土員工其實是受害者!

所以受惠的是外勞,他們沒有投票權。本土員工除了少數外,其他其實是受害者,要怎麼有感?

我再舉一個例子。

小英選舉時,談的是「2025非核家園」。但是她一上任,一碰到核電機組維修,就停止運轉。政策變成了「2016非核家園」?電力的備用容量,變成只有5%

我想不出,世界上,除了日本有福島的意外,情況特殊,有那一先進的的工業國家的電力的備用容量低於10%的?台灣只剩5%,引起了北部的大斷電。執政團隊𥚃,沒有人看出有問題嗎?幾個和電力有關的公投案通通通過,怎麼會看不懂?

日本福島意外後,關了五十幾座核能發電廠,他們的電力,兩年就補回來。台灣要補足電力,跟本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能力。

小英用人的問題

小英説綠營沒有人才,我同意。但是為什麼要到也同樣沒有人才的藍營去找?上一次藍營的執政也是很失敗呀?就是因為他們執政失敗妳才選上的呀!

藍營的人因為歷史的因素,是比較有經驗。不過那是失敗的經驗,不是能力。

一定要到一群有失敗經驗的鲁蛇裡面去找人嗎?或者去學術界找無厘頭的蛋頭嗎?

日本明治維新很成功。他們的龫部裡,有那一個是國政有經驗的?有國政經驗的是幕府的人,全被趕走了。

台灣是沒有政治人才,但不是沒有人才。

為什麼不可以到產業去找人?那𥚃人才很多。

為什麼不多用年輕人?至少比鲁蛇好。

參考:
外勞和本勞的基本工資應否脫鉤?
 https://denghongsblog.blogspot.com/2016/09/blog-post.html